吐瓦魯(Tuvalu),位於西南太平洋,是由9個珊瑚島組成,
地處於南緯5~11度,東經176~180度之間,
吐瓦魯居民的休閒娛樂:騎摩托車環島(由南到北,30分鐘就抵達終點了)
我們臺灣與吐瓦魯於1979年9月19日建交,
經由國合會的協助,目前吐瓦魯的海外醫療由我們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出團義診。
天氣悶熱、衛生不良或蟲咬引起的癢疹在吐瓦魯是相當普遍的,
吐瓦魯的居民常使用海水洗澡(少部分社經地位較佳的居民使用雨水),
資源缺乏及衛生不佳的情況,使得各種皮膚疾病是相當常見。
這次,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共診察: 吐瓦魯居民102人
進行10例皮膚切片手術
1次小學衛教洗手及洗澡
1次教學吐瓦魯常見皮膚病
1次家訪探視疥瘡病人
[ 圖片說明:吐瓦魯小學衛教 ]
這裡的海水相當美麗,
吐瓦魯居民有大半的時間都泡在海裡,或抓魚,或玩耍,
常常是不管身上有沒有傷口就去玩水了。
小朋友會因為癢疹而一直抓一直抓,抓傷的傷口也不會處理,
繼續跳入海水裡玩,然而,這些傷口有可能演變為膿痂疹、
甚至進展為皮膚深部黴菌感染或及其他感染性疾病。
其中,常見疾病依續為濕疹、黴菌感染、外傷、細菌感染、
癰或癤、疥瘡、病毒疣、蟹足腫、皮膚腫瘤等等。
較困難的疾病有疑似感染性肉芽組織疾病、白化症病人併發
陽光敏感性皮膚疾病甚至皮膚癌等等。
另外,發現有不少白化症(Albinism)的病人在吐瓦魯生活著,
像這位病人全身上下由臉到腳都是因為陽光曝曬,
所產生的光敏感性皮膚炎:發紅、脫屑、抓傷、痂皮等等數不清的皮膚病灶。
多處復發的皮膚癌,更是漫佈在臉部身上及手腳,實在很可憐。
我送她一把傘並建議白化症的病患是否能夠儘量地防曬 ,
我們開立zinc oxide替代防曬處方。
除此之外,我們也考慮建議白化症的家族是否需要有節育的觀念,
但仍然處於宣導期。
[ 圖片說明:醫療照片-「濕疹(Eczema)」 ]
[ 圖片說明:醫療照片-「濕疹(Eczema)」]
[ 圖片說明:醫療照片-「黴菌感染(Cutaneous fungal infection)」]
[ 圖片說明:醫療照片-「Hemorrhagic crust」]
[ 圖片說明:Wound care is helpful ]
[ 圖片說明:Wounds care is also helpful ]
[ 醫療筆記 ~ 吐瓦魯(Tuvalu) ]
教導當地民眾傷口的照護是相當重要的,
我們仍是得建議民眾在皮膚有傷口時,
傷口最好別碰水,否則很有可能感染皮膚疾病。
觀察到吐瓦魯有不少民眾手或腳有多顆無症狀疣狀突起的腫瘤,
存在好幾年而且愈長愈多,疑似感染性肉芽組織疾病。
感謝Nese Ituaso-Conway醫師協助皮膚切片送至斐濟化驗病理報告;
也感謝我的翻譯Pelesala物理治療師,他相當盡責,在我要離開時,
Pelesala已經看得懂一圈一圈的皮膚病要考慮是黴菌感染了!
真是很謝謝他們的幫忙。
吐瓦魯民眾其實有許多皮膚疾病,然而他們不一定認為需要就醫,
但是,我發現只要經由適當的衛教及必要時用藥,
皮膚的問題其實可以很快地改善。
皮膚衛教小撇步:
1.建議吐瓦魯居民使用雨水洗澡,不是用海水洗(註:吐瓦魯並無自來水系統)
2.有傷口時就不能跳到海水裡游泳或碰水
3.儘量改掉抓癢的習慣
[ 致謝筆記 ]
感謝國合會(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)、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、
以及我們皮膚科內同仁的協助,
這是我們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第六次出團到吐瓦魯,
也是皮膚科人員第一次到吐瓦魯義診,
觀察到許多熱帶地區的皮膚病拓展不同的見聞及視野,
並且提供小小的幫助,獲得寶貴的經驗,也深覺得身在臺灣是件多麼幸福的事。
其中,更要感謝我們的領隊練穎霜醫師、呂克桓院長、陳純子秘書、
泌尿科王紹全醫師、耳鼻喉曹傑漢醫師、麻醉科游以舟醫師、
牙科洪啟智醫師、達惠芳護理師、吐瓦魯田中光大使、范厚祿祕書、
農技團林彥仁團長、行政楊政哲,
因為有許許多多熱心的團隊幫忙及合作,
我們臺灣海外醫療團才能順利圓滿達成任務。